4月20日,iCAR在一场春季生态发布活动中,系统性推出涵盖前装、后装以及三方共创在内的原厂改装配件体系,逐步建立起一条打通设计、生产、销售与用户共创的完整链路。这倒是给行业提供了一个满足个性化的新思路。
本次发布中最具吸引力的产品,是面向iCAR V23推出的“复古情怀套件”。该套件通过复刻经典越野车元素,并融合现代工艺与功能性设计,尝试在审美与实用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防擦条、哑光绿车衣、复古前格栅、机盖射灯及19吋AT全地形轮胎等配件均经过官方研发和质量验证,在提升整车视觉辨识度的同时,也兼顾了越野场景下的实用需求。
相较于传统的市场后装改装,iCAR强调“前装即合法”。通过在购车环节就引入多种官方选装配置,包括撞色中网、个性轮毂、可视化选装App等,用户不仅能够提前规划个性化方案,还避免了传统改装在上牌、年检、质保等环节中的合规困扰。这种从源头介入的方式,既保证了配件的产品品质,也提升了个性表达的可达性。
更值得关注的是iCAR在后装领域的开放策略。官方不仅在整车预留多处标准改装接口,还在商城上线近百款官方精品,其中包括旅行穿越套装、铝合金行李架、高亮射灯等高频使用产品。通过控制接口标准、统一测试规范,iCAR有效化解了后装改装中常见的兼容性、耐久性问题,使“改得安心”成为可能。
此外,iCAR并未止步于自研产品,还主动拉着改装圈一起上桌。目前,已与SIMONE、WowSide等机构达成合作,联手推出A/B柱上车扶手、模块化侧背包、轻量化爬梯、牛栏杠等更具个性化标签的功能性改装件。官方不仅提供平台销售渠道,更为合作方配备测试验证资源与推广流量扶持。这种开放式生态,有望让iCAR成为中国原厂改装领域的示范样本。
iCAR的这一系列动作背后,反映出其对于整车厂角色边界的重新定义。在传统模式中,主机厂往往以交付整车为主要任务,改装市场则由第三方分担。而在iCAR的构想中,整车厂应当成为个性化生态的核心枢纽,不仅生产“车”,更提供“可被延展的出行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理念的落地也结合了iCAR在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系统上的持续进化。例如其最新版本OTA中加入了基于地平线J3芯片的高速NOA系统,支持智能超车、自动并道及弯道减速等功能;同时优化了车机交互与座舱体验,试图打造一个功能不断进化、生态持续丰富的“软硬件一体”出行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