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彬执掌一汽-大众“年中考”:体系守成有余,破局创新不足

汽车维修保养店汽车维修保养店 2025-08-22 1.16 W 阅读

陈彬上任8个月(2024年12月至今),主导的转型呈现 “燃油稳盘、电动追赶、机制未破” 特征,在合资阵营中守住基本盘但未达引领水平,综合表现中等偏上。

一汽-大众在本轮合资车企转型中处于体系化稳健推进的中上水平,但创新突破力与市场爆发力相对滞后,尚未达到引领变革的第一梯队地位。

陈彬执掌一汽-大众“年中考”:体系守成有余,破局创新不足

转型战略:体系化布局但创新节奏保守

一汽-大众提出“稳油、加电、谋出海”的三维战略,计划20个月内推出19款新车,覆盖燃油、混动、纯电三条技术路线。

通过第五代EA888发动机、IQ.Pilot智驾系统(如新款揽境搭载端到端大模型高速NOA)提升传统车型竞争力。

自主研发J01纯电平台,混动技术热效率达47%,但纯电车型仍依赖大众集团的MEB平台,本土化深度不足。

以捷达品牌为先导,但具体规模和目标市场尚不清晰,落后于东风日产等企业的10亿级专项投入。

一汽-大众虽在电子架构(如CEA区域控制)和混动系统上实现部分自主研发,但核心平台(如PPE纯电平台)仍由德方主导,底层技术依赖性强。相较之下,东风日产N7实现了合资公司“99.99%自主决策权”,从产品定义到供应链完全本土化。市场表现:燃油基本盘稳固,新能源存在感薄弱

2024年一汽-大众以166万辆销量稳居合资榜首,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5%,主力燃油车(如迈腾、探岳)仍贡献主要份额。新款揽境通过三联屏座舱+智驾升级,成为30万级燃油SUV标杆,印证其“油电双智”策略的有效性。

相比之下,新能源短板突出、渗透率低迷:合资阵营新能源渗透率仅5.3%(自主品牌为75.4%),ID系列缺乏爆款,未复制东风日产N7“2万大定”的声量。

混动布局较为迟缓,PHEV车型2025年才实现全覆盖,落后于丰田铂智3X(基于e-TNGA纯电平台)的先发优势。横向对比:落后于头部转型样本

虽然陈彬带领的一汽大众在合资阵营中守住基本盘,但放眼整个行业,却未达引领水平,综合表现中等偏上。

比如,东风日产N7以“合资车企主导研发”开创模式革新,通过场景化定价(15万级)和科技公司合作(Momenta智驾)实现破圈。

广汽丰田铂智借力华为、小米生态快速补齐智能化,渗透率增速达11%。

上汽通用“至境”尚未上市,但预告将采用全新纯电平台和本土AI生态,定位高端智能化。客观评价:体系力支撑的中等生,非转型先锋

一汽大众成功树立了燃油车智能化的标杆地位(如揽境智驾)、供应链成本控制(年销160万规模效应)、渠道稳定性(超500万私域用户运营)。

但是核心瓶颈是电动化产品力不足,缺乏基于中国场景的纯电原生平台,ID系列智能化体验落后新势力;机制创新滞后:未突破“技术输入方”角色,对比N7的全流程自主堪称保守;出海布局迟缓:未形成如东风日产的专项战略,错失国产车全球化成本优势窗口期。总结

一汽-大众的转型是传统巨头基于体系稳健性的渐进式改良,在燃油车智能化和混动技术上有局部突破,但未能像东风日产、广汽丰田那样以机制革命或产品颠覆重塑竞争规则。

其转型水平在合资阵营中处于中上游(守位成功,突破不足),未来需在技术主权(如SOA架构自主)、电动爆款(对标N7定价策略)、出海规模上加速破局。

The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阅读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