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林肯以一款全新航海家亚特兰蒂斯版吸引了懂这款车价值的人群目光。为什么说是懂他的人?因为一尊“MOTORTREND 2025年度SUV大奖”奖杯,就会让懂车的人明白,这个含金量全球前三的汽车奖项,不只是表扬,而是全球造车工程师的认可。“闪耀”一词,从不是将光芒无目的的抛洒,而是让懂的美的人看到。
上海车展期间,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围绕林肯的豪华哲学,勾勒出这一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十年蓝图。在今天豪华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中国,BBA以价格战抢占份额,新兴品牌则以电动化、智能化高举高打,林肯却选择了一条“耀而美”的路径,不盲目追求销量,不参与恶性竞争,而是以“靠谱”为核心,坚守品牌调性,深耕圈层价值。
贾鸣镝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豪华的第一要素是稀缺性,所有人都一样的豪华,肯定不是豪华。”这句话不仅是对林肯品牌的诠释,也是对当前中国豪华车市场的深刻洞察。
林肯的个性化生存法则
一个体系化车企的价值,在于不变的坚守。贾鸣镝用“老钱”,来形容林肯的目标用户:“这里的‘老’不是年纪大,而是靠谱。”林肯的用户画像非常清晰,泛体制内人士、医师、教师、律师等“三师”群体,以及那些“在同龄人中最稳重”的消费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追求传承与长期价值,而非一时浮华。
这种品牌调性决定了林肯的产品策略。在这次上海车展上,航海家亚特兰蒂斯版在配置上毫不妥协,潜艇级热成型钢车身、NCAP双五星安全标准、Nappa皮质座椅……对于品质的坚守,贾鸣镝直言:“林肯没有降价空间,因为所有成本都在里面,我们不可能通过减配来扩大折扣。”这种“硬核”态度,正是林肯“靠谱”基因的坚持。
世人所说,不变是相对的,变是永恒的。尽管品牌内核不变,但林肯在渠道和服务上却在大胆求变。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林肯推出了“星火燎原”计划,通过轻量化经销商网络,降低投资门槛,同时确保服务质量。贾鸣镝举例:“用户中心LITE版投资约150万,返利70万,当年就能收回投资。”这种模式既解决了三四线城市的覆盖问题,又避免了传统4S店的高成本压力。
此外,林肯在营销上也更加“中国化”。上海车展的展台设计,融入了非遗“宋锦”元素,螭龙纹饰与林肯Logo的结合毫无违和感。贾鸣镝认为:“林肯在中国扎根10年,下一个10年必须让用户找到中国式的豪华感。”这种本土化创新,正是林肯在“变与不变”中找准平衡的关键。
豪华的定义,从来都是稀缺与长期主义
贾鸣镝对豪华的定义非常明确:“豪华的底线是大气有所正。不能说今天是豪华的,三年以后就平权了。”他以汉白玉、宋锦为例,真正的豪华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这种观点与当前许多品牌“以价换量”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林肯的豪华哲学也体现在产品定位上。贾鸣镝将领航员和飞行家称为林肯的“品牌锚点”,它们的作用并非走量,而是树立品牌高度。“这款车是不赚钱的,但它是市场和公关的品牌锚点。”这种长期主义的思维,正是林肯区别于“急功近利”竞争对手的核心。
在外界眼中,林肯的用户群体虽然小众,但忠诚度极高。贾鸣镝分享了一组数据,林肯用户购车前平均到店3.5次,且会横向对比所有竞品。这种理性消费行为决定了林肯的营销必须精准。
为此,林肯选择与携程黑钻(年消费50万以上用户)合作,通过高尔夫、滑雪等活动构建高端圈层。贾鸣镝说:“买来泼天的流量也没用,里面只有0.5%与品牌有关。”这种“小而美”的圈层营销,正是林肯在嘈杂市场中保持声量的秘诀。
林肯如何让“好”被看到?
“林肯很多用户都是朋友之间的裂变。”贾鸣镝介绍,这种熟人社交的传播方式,虽然慢,但效果扎实。
林肯的品牌价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长期积累逐渐显现。为了加速这一过程,林肯在内容营销上接下来要注重“互动”而非“流量”。例如,林肯的直播间观众未必最多,但停留时长很长。贾鸣镝解释:“我们的用户是权威,喜欢被尊重。销售人员要学会让他们‘讲课’。”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内容策略,让林肯的价值得以自然流露。
作为一名汽车老兵,贾鸣镝在汽车行业深耕28年,他深知“战略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面对市场的短期诱惑,林肯选择了坚守:“定力就是能不能稳得下去。”这种思想让人想到一句管理学名言,企业最大的危险不是失败,而是成功得太快。
林肯在上海车展展现的“耀而美”证明,在浮躁的市场中,真正的豪华品牌需要的是长期主义的耐心。正如贾鸣镝所说:“车格如人格,从林肯走下来,和从BBA走下来是不一样的。”这种差异化的人格标签,正是林肯在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里的核心竞争力。
在变与不变之间,林肯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法则。在稀缺性与长期主义的定义下,林肯看到了豪华的新坐标。而在精准圈层与过程好故事的传播中,林肯也在谋求让“好”被更多人看见。正如贾鸣镝所言:“林肯要做的就是情绪价值。”这种价值,终将在时间的长河中熠熠生辉。